科技資源的共享涉及方麵較多,相關(guan) 問題也較為(wei) 複雜,在開放共享過程中一定會(hui) 遇到許多新問題,要“一事一議”,具體(ti) 問題具體(ti) 分析。
近年來,我國推行多項大型儀(yi) 器設施等科研資源開放共享政策。2014年,國務院發布《關(guan) 於(yu) 國家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(yi) 器向社會(hui) 開放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指出,力爭(zheng) 用3年時間,基本建成覆蓋各類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、統一規範、功能強大的專(zhuan) 業(ye) 化、網絡化管理服務體(ti) 係;2018年,“打造科技資源開放共享平台”被寫(xie) 入總理的兩(liang) 會(hui) 政府工作報告。
全國政協委員、華東(dong) 理工大學教授藍閩波很早就注意到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資源分布不均的問題,為(wei) 此,他也在多個(ge) 場合呼籲解決(jue) 這一問題。談到近些年的改變,他對《中國科學報》表示:“有很多進步,但仍有改善空間。”
開放共享過程逐步形成
《意見》要求“所有符合條件的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都納入統一網絡平台管理”,並提出由科技部會(hui) 同有關(guan) 部門和地方“建立統一開放的國家網絡管理平台”。同時,《意見》要求各單位“按照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功能實行分類開放共享”。
藍閩波介紹,早他呼籲教育部將高校的科研儀(yi) 器設施集納在一個(ge) 開放共享平台之上,教育部通過努力促成了相關(guan) 平台的建設;此後,他又建議建設全國性的科研儀(yi) 器共享平台,但在統一平台的建設中,還遇到儀(yi) 器名稱不一致、分類標準不統一的狀況。
“以前是一擁而上,但共享機製沒建好,分類標準、儀(yi) 器名稱不統一,常常檢索出一大堆儀(yi) 器設備,卻不知道到底該用哪個(ge) 。”藍閩波對記者說,“目前,統一的共享平台已經解決(jue) 了之前的問題。”
去年底,科技部網站公開發布《中央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單位重大科研基礎設施和大型科研儀(yi) 器開放共享評價(jia) 考核結果的通知》,通報了對21個(ge) 部門373家單位3.4萬(wan) 台(套)原值50萬(wan) 元以上科研儀(yi) 器(其中原值500萬(wan) 元以上的1173台、重大科研基礎設施76個(ge) )開放共享情況的考核結果。
總體(ti) 而言,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開放共享的良好氛圍逐步形成,利用水平持續提升,支持科技創新作用日益顯現。
後續服務須做好
值得關(guan) 注的是,與(yu) 科研儀(yi) 器設施共享水平不匹配(同時也是限製因素之一)的是,實驗技術支撐隊伍薄弱,“重物輕人”的現象並未得到顯著改觀。
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(hui) 一位負責人向《中國科學報》表示,促進科技資源開放服務等措施表麵上是推進“物”的開放,但在推進過程中還應注重帶動與(yu) 科研設施相關(guan) 的研發能力的開放、科研成果的開放,這才有利於(yu) 滿足科技企業(ye) 的創新需求、促進高校院所的創新供給互動。
藍閩波告訴《中國科學報》,一些中小微企業(ye) 需要的可能不僅(jin) 僅(jin) 是一個(ge) 實驗結果,還需要了解科研數據所代表的意義(yi) ,這就意味著社會(hui) 對科研儀(yi) 器設施的開放需求更高:不僅(jin) 是科研儀(yi) 器設施硬件的開放,還需要科研儀(yi) 器實驗服務、科研報告以及基礎科研文獻等的開放共享。
“向全社會(hui) 開放,要求科研儀(yi) 器運維平台的服務水平和服務意識更到位。”藍閩波向記者表示,企業(ye) 借專(zhuan) 業(ye) 儀(yi) 器設備做檢測,指標出來了看不懂,這需要共享平台做好後續服務。
不過,涉及科研報告、科研數據的開放共享,全國政協委員、中國電子學會(hui) 副理事長兼秘書(shu) 長徐曉蘭(lan) 提出,目前科研數據的歸屬權和使用權還沒有嚴(yan) 格的界限和統一標準。她建議要充分發揮科技社團等組織的力量,通過市場化力量去推動。
“行業(ye) 協會(hui) 、學會(hui) 、社團的第三方立場,可以對科研數據等資源交易、使用進行有效的價(jia) 值判斷,打通提供方、使用方、評價(jia) 方、維護方全鏈條環節。”徐曉蘭(lan) 對《中國科學報》說。
共享考核評價(jia) 需靈活
隨著相關(guan) 工作的深入以及科研儀(yi) 器設施開放共享程度的提高,藍閩波提出了更進一步的願景:可開放共享的儀(yi) 器裝置範圍更廣、開放理念更深入等,尤其重要的是,更加靈活的共享考核評價(jia) 機製。
“科研儀(yi) 器之間差別很大,有些本身就屬於(yu) 運轉率非常高,有些儀(yi) 器可能因為(wei) 所處專(zhuan) 業(ye) 或行業(ye) 比較細分甚至冷門,本身可麵向的共享對象就不多。”對此,藍閩波建議,在未來的考核評價(jia) 中,要製定更為(wei) 靈活的評價(jia) 機製。
關(guan) 於(yu) 科研儀(yi) 器設施共享情況的評價(jia) ,《意見》要求,科技部及有關(guan) 部門要“定期對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的運行情況、管理單位開放製度的合理性、開放程度、服務質量、服務收費和開放效果進行評價(jia) 考核”,並“建立科研設施與(yu) 儀(yi) 器開放評價(jia) 體(ti) 係和獎懲辦法”,具體(ti) 操作由科技部“會(hui) 同有關(guan) 部門建立評價(jia) 製度,製定評價(jia) 標準和辦法”,並要求“引入第三方專(zhuan) 業(ye) 評估機製”。
科技資源的共享涉及方麵較多,相關(guan) 問題也較為(wei) 複雜,在開放共享過程中一定會(hui) 遇到許多新問題,要“一事一議”,具體(ti) 問題具體(ti) 分析。
本文來源:中國儀(yi) 器儀(yi) 表行業(ye) 協會(hui)
easylab@163.com
010-64130949
Copyright © 2025 中国体育赞助米兰 版權所有
技術支持: sitemap.xml